移不動、聯不通、信不過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三大運營商,或許從未像今天這般惶恐不安!
01
剛剛,“中國廣電5G試驗網建設實施方案”曝光,其中顯示,廣電在6月拿到5G牌照后便迅速開始行動,首批選定了16個城市,從本月起開始5G網絡組建。
廣電此前沒有4G網絡,更沒有一個基站,但規劃建設的速度足以令三大運營商脊背發涼。廣電計劃于明年6月底前,在部分城市開始5G試用,明年底前啟動大規模商用。
正是因為沒有4G基站,不用糾結NSA非獨立組網,廣電得以直接跳過這一階段,直接開始速度更快的SA獨立組網,這也意味著,在真正的5G網絡建設上,廣電并沒有比三大運營商慢多少。
同樣身為國企,廣電的背后還有阿里、華為、中信的支持,實力不可小覷。
徹底跟三大運營商說再見,很快就能變為現實。
人們都說,走過最長的路,就是移動的套路,其實聯通、電信也不遑多讓。
一個手機號碼,不光牽扯到親朋好友間的聯系,還綁定了微信、支付寶、銀行卡、各種網絡賬戶、APP應用……無數次動了想甩了運營商另投他家的念頭,都無奈妥協于巨大的換號成本。
三大運營商就是吃定了這一點,長期以來,都不把老用戶放在眼里,縱使這兩年一直在提速降費,卻基本跟老用戶無關,多數用戶為了工作生活不受影響,還只得忍氣吞聲。
但隨著國家對“攜號轉網”最后通牒的下達,將原定全面實施“攜號轉網”的時間提前到11月底,運營商的“護身符”將徹底失效,意味著用戶真正實現“一號在手,說走就走”。
而為了能最大限度留住用戶,不被另外兩家對手搶走,三大運營商的明爭暗斗早已展開,當然,也包括套路,其中尤以坐擁9.4億用戶的移動最為突出。
1、前不久,移動推出了一款“20元無限量套餐”,這對于去年還在售賣“5元30M流量”的移動而言,簡直瘋了。但要注意的是,想用上這款套餐,得先辦理一個“40元任我用套餐”,只要辦理就加送260元話費,看起來真的要送錢給老用戶了,但是這260元要分11個月返還。
這相當于同移動簽署了為期一年的合約,而根據工信部的規定,有合約在身的用戶,不適用于攜號轉網。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甚至有用戶隨手領了移動贈送的100條短信,也被強加了兩年的合約期,還不能提前撤銷,有攜號轉網需求卻上了這個套的用戶,估計得哭暈在廁所。
2、今年初,移動在個別地方又整出了一個新招,那就是“想要攜號轉網的移動用戶,必須在旗下有四個以上未注銷的手機號碼”,本來就為了不用你移動才轉網的,誰沒事還會再多注冊幾個移動號?
如此故意阻撓用戶轉網,就能實現移動用戶數不降反增,而用戶也不一定能轉網成功。
3、就算成功轉網了,也可能馬上后悔。有不少用戶曝光了這樣的悲劇,移動轉電信后,居然無法在網上交話費了,聯通、電信也有這種情況。
這樣的結果,導致攜號轉網后唯一靠譜的充值方式是——線下營業廳,本來目的是為了省心更方便,這樣可倒好,不轉受氣,轉了更受氣。
同理而言,以上這些套路另外兩家都有換湯不換藥的玩法,但想靠套路綁住用戶,終究只能留的了用戶一時!
2019年半年報顯示,不論是營收、利潤、還是用戶數,移動對另外兩家的總和都能形成碾壓之勢。
就算聯通、電信能吸納一定的移動用戶攜號轉網過來,也無法徹底改變移動的巨大優勢。工信部在7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五個試點省市(天津、湖北、江西、云南、海南)已有230萬用戶完成攜號轉網,而去年,這個數字還只有47萬。
在這47萬人當中,移動凈轉出8.8萬人,聯通凈轉出1.4萬人,這10.2萬人全部都轉到了電信門下,即便考慮到230萬用戶的轉網情況依然是移動大幅流出,但對移動9.4億的用戶量來說也是九牛一毛。
聯通和電信很清楚,論單打獨斗,永遠都只能做移動的跟隨者,唯有聯手,才有機會同移動掰一掰手腕。
9月初,聯通、電信正式結盟,雙方宣布將在全國15個主要城市合作共建一張5G網絡,這一合作將為雙方節省高達2000億的投入,用聯通的手機連上電信的網,將成為現實。
這一合作在有效避免重復建設加劇內耗的同時,也為雙方在今后同移動的5G競爭保存彈藥。
04
現在,中國廣電正式進軍5G移動網絡,相當于向三大運營商宣戰。
原先只需提防聯通、電信的移動,突然發現最大的對手居然是廣電,兩害相權取其輕,沒有任何負面的廣電5G網絡一旦開通,自然更受用戶青睞。
本來全身心對付移動的聯通、電信,也要時刻繃緊神經,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廣電超越。
不僅如此,今年一月份,英國電信成為首個拿到工信部頒發的全國性網絡牌照的國際電信公司,也讓三大運營商一時緊張。
實際上,不止是電信,銀行、證券、教育、醫療、汽車…這一個個曾被呵護的領域都相繼向全球打開。
這一切的背后,是國家向所有不思進取之人敲響的警鐘:
只有充分競爭,才有危機意識,才有動力進步,吃草長大的狼,永遠無法成為領軍者。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成功的企業,只有順應時代潮流存活下來的企業。
那些還在妄想躺賺的人,當有一天被歷史拋棄的時候,或許連對手是誰都看不清!